首页
产品&解决方案
产品
Core ATS+TRM
AI面试
智能简历解析器
人才测评
云笔试
解决方案
行业解决方案 >
场景解决方案 >
金融行业
零售行业
制造行业
地产行业
医药行业
半导体行业
外企
国央企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人脉推荐
雇主品牌
客户案例
内容中心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加入我们
400-600-4855
免费试用
登录
{{ item }}
{{ detail.title }}
{{detail.description}}
{{data.value + data.unit}}
{{data.desc}}
我是展位我是展位我是展位我是展位我是展位我是展位
新闻中心
>>
招聘干货
>>
新闻详情
「秋」后算账,一份HR的校招复盘报告如何做?
2022.12.01
别秋入冬,年关将至,伴随着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到来,企业的秋招几乎都尾声临近,正式步入「秋」后复盘的阶段。
于企业而言,秋招数据报告不仅是对上一阶段项目的总结,更可以据此制定不久将至的企业春招策略。
在与不少校招负责人的沟通中,
我们发现,一份高价值的校招复盘报告通常包含四个要素——有数据、有分析、有案例、有方案。
01有数据
在校招中,数据是最为客观也是最具说服力的存在。
关于校招数据,我们发现,有的企业只关注招聘类数据,而忽略了雇主品牌类数据,其实雇主品牌的提升也是校招项目之于企业重要的价值所在;而有的企业只关注校招结果,而忽略了团队在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例如开拓的资源、社群的搭建对于企业校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有的企业只重数量,而没有从质量上剖析候选人的构成。因此,
我们将按照招聘类、团队类、候选人类、雇主品牌类四个类别全面阐述校招复盘报告中企业可以呈现的数据。
一、招聘数据
招聘数据可以展示与校招结果强相关的数据,而这部分数据又可以分为过程数据及结果数据。
过程数据,更多展示的是,在招聘过程中,某一流程的候选人进入到下一流程的情况,例如有效简历率、简历初选通过率、初试通过率、复试通过率等等。
结果数据,则可体现HR校招的关键成果。
在这一板块,HR可以展示能够反映校招人数是否达到预期的招聘完成率,还可以按照分子公司、部门、招聘专员来评估更细分招聘完成率。其次,各渠道简历贡献率(各渠道收入简历量/总简历量)以及各渠道转化率(各渠道进入offer人数/各渠道收入简历量)也可以纳入结果数据。最后,汇报者还可以在结果数据中展示成本类数据,如单位招聘成本(所有成本/录用人数)以及渠道招聘成本(渠道费用/到岗人数)。
二、团队数据
团队数据可以展示校招项目中校招小组「做了什么」以及HR、面试官等角色的「工作效率」,前者可以更全面地展示校招项目的落地过程;后者则可以掌握团队的运作效率及协作情况。
工
作量数据可以展示校招期间团队在雇主宣传、招聘实施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例如,落地的宣讲会场次、院校资源的拓展数量、渠道的铺设数量、面试的安排场次以及参与场次等情况。
效率数据则可以借助简历的平均处理周期、职位的平均到面/录用周期、面试官平均筛选反馈时长、面试官的平均面试反馈时长等数据来反映团队的招聘效率。
三、候选人数据
校招数据不仅需要展示「量」的趋势,还需聚焦「质」的突破,
而这一部分的成果可以在候选人数据中展现。例如通过统计本科、硕士、博士的占比情况,可以得出校招投递者的学历分布情况;通过统计各院校的简历量占比,可以得出目标院校分布Top榜单;而通过统计投递者的学校性质,可以得出985、211学校学生的投递比例;而通过统计各专业投递者的比例,可以得出企业的专业Top榜单;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统计候选人常住地分布、家乡分布发现哪些学生更容易选择自己。
四、雇主品牌数据
于很多企业而言,校招不仅只是为了「屯兵校园」,还有提升雇主品牌影响力这一支线任务。
因此,在校招复盘中,也应关注雇主品牌相关数据。例如,企业可以统计各传播渠道的曝光量,包括校招推文、视频网站的观看量、空宣观看量等数据,据此掌握有多少人至少了解到了企业校招的信息;企业还可以统计自媒体矩阵的粉丝量、社群的成员数量,来反映企业私域渠道的搭建成果以及高粘度用户的数量。
此外,企业还可以了解校招期间职场平台的口碑情况,例如脉脉评分、好差评比例等数据来掌握雇主的舆论风向;最后,在校招流程中,HR可以通过向候选人发放满意度调研问卷,更直观地了解候选人对企业的看法,整个校招周期的候选人满意度评分也可以作为企业的雇主品牌类数据在报告中呈现。
02有分析
当然,一份优秀的数据复盘报告绝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撰写者还需透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于组织有价值的洞察。
一、用对比分析发现差距
对比分析让数据有了参照物,也让结果的好坏立竿见影。
通过纵向对比法,企业可以掌握时间维度上同一数据的变化趋势(如今年招聘完成率和去年招聘完成率的对比);借助横向对比法,企业可以将不同事物在固定时间上进行对比,例如部门间对比(不同部门校招期间的复试通过率对比)以及职位间对比(不同职位的各渠道简历贡献率对比)等等。
常常被企业忽略的一个对比维度是个人与组织的对比,
这一数据可以作为HR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借助大易仪表盘,HR不仅可以查看自己负责岗位的筛选通过率、面试通过率、入职转化率等数据,系统还将计算出同一时期内公司该数据的平均水平,通过对比HR将看到自己负责岗位的招聘完成率处于全公司何种水平。
大易个人与组织对比数据示例
二、用漏斗分析发现瓶颈
漏斗分析法又称流程分析法,它更关注重要流程的转化率,便于企业掌握每个环节的情况。在前文提及的招聘过程数据的统计中,漏斗分析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清晰地展示校招各个环节的转化率,如呈现简历筛选-笔试-初试-复试-录取的转化情况,从而找出转化率较低的环节,并对该环节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转化率的提升。
通过不同的筛选方式,企业还可以得出一系列重要的洞察。例如按照招聘人员筛选,将人员的漏斗数据与团队进行对比,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按照职位进行筛选,可以获得不同职位的漏斗数据情况;按照人群信息进行筛选,例如学历、性别,就可以发现招聘环节中是否存在偏见。
大易仪表盘漏斗数据示例
03有案例
校招不止冷冰冰的数据,尤其是在雇主品牌相关内容展示中,「举例说明」往往更具说服力。
无论是候选人面试中的反馈或是在与候选人攀谈中他们留下的只言片语,都可以加入复盘中,让这份报告更生动且鲜活
。此外,校招团队还可以根据自身在校招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对新生代群体的洞察,为用人部门或公司员工与其高效协作提供参考。
为了收集更多的案例,校招团队可以举办内部的心得交流会,邀请大家畅所欲言,回顾校招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感悟都可以成为丰富校招复盘报告的珍贵素材。
04有方案
至此,校招复盘报告有了「理性」的数据分析,也有了「感性」的案例呈现,
接下来,HR还应总结当下校招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下一步如何走的行动方针。
首先是看清当下,准确判断今年校招是否符合预期以及背后的原因。宏观方面,汇报者可以结合数据和外部环境得出今年校招成果出现增长或下降的原因;微观层面,汇报者可以罗列校招项目运行中具体环节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优秀或失败的应对之策。
接着,有了对原因的准确分析,汇报者可以取精华去糟粕,再结合未来校招的环境趋势,生成未来校招的改进方案,当然,HR们还可以观看各类校招总结报告或优秀企业校招专访,吸取优秀雇主的玩法,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也将是复盘报告中极具含金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