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中心
Venus大奖
资讯
更多文章 >
本次分享内容整理自大易人才学院公益直播系列课程——“痛”定思痛,换个视角聊「招聘」。大易邀请知名TOP房企区域人力资源负责人孙国乐先生,在线分享地产行业招聘的变化趋势,洞察招聘工作中的难点与痛点,并结合标杆房企实践提出建议举措.
地产行业招聘新趋势
1.招聘门槛逐步提高
学历、从业经历、年龄等方面对候选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门槛提高的原因是地产行业的业务逻辑开始发生变化,由追求高品质转变为高周转。因此,以前企业对工程管理等经验非常看重,现在转变为更加强调人才的高潜力、高能力、抗高压等核心素质。数据显示,25-35岁的职业精英约占据目前全行业从业者的64%,其中70%以上为男性,而且都受到过本科甚至硕士博士以上的良好教育。
2.一线城市人才外流
在地域特征方面,一线城市人才开始向外流动,一线周边及二线核心城市人才供给增加。随着一线城市生活和定居成本越来越高,加之一些二线城市出台各类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落户政策,使得人才流动出现了新的趋势。因此,在地产这样一个高流动的行业里,招聘不必局限于所在城市当地,而可以一定适度放大招聘范围。比如,成都今年就吸引了大量从长三角、珠三角返流的人才。
3.岗位需求热度转移
投资等部分岗位的热度递减,项目管理人员、营销工程等核心条线需求依旧坚挺,新热度在酝酿。了解趋势,跟随趋势,不仅是开展招聘所必需的,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同样至关重要。地产行业本身就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因此岗位热度的变化也体现出周期性的特点。目前地产行业中最热的是营销、融资等与“钱”相关的岗位,可能随着经济形势的演变,下一阶段,与“人”相关的客户关系、物业等更后端的岗位,会得到更高的关注。
招聘类型及工作痛点
三类核心招聘类型
以碧桂园的这两个招聘计划为例,虽然外界对其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是从实际结果上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为碧桂园从华南的一个领头企业,成长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房企奠定了人才基础。
分析其成功的原因,首先是招聘目的非常清晰,项目是地产行业的基本作战单元,通过专项计划聚焦于一个核心岗位,目的明确;其次是集团的管控力度强,招聘的管理流程标准化程度高,从简历的筛选、评审,到电话面试、面试环节,甚至小到面试接待,都制定了非常标准化的模板,将集团、区域公司、城市公司统一起来;最后是集团上下一致的高执行力。这带来的启发是,如何运用项目制的思维来做好企业的招聘工作,解决高管招聘、批量招聘和紧急招聘的工作难点。
招聘工作三大痛点
招聘渠道不够深。招聘渠道过于单一,对网络和猎头依赖较大,由于渠道深入度不足,HR对行业人才分布、挖猎对象了解不足。
招聘及时率不够快。从业务部门的角度出发,自然是希望需求提出后,最好第二天马上有人到岗,但招聘的实际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如何进行快速高效的招聘流程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招聘标准不够稳。招聘标准不统一,大到集团和区域之间,小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之间,再小到不同面试官的风格之间,都会存在招聘标准不一致的问题,这类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采取手段尽量把标准统一。
标杆房企实践及建议举措
1.全面深入招聘渠道
针对招聘渠道存在的痛点问题,可以采取建立内部SOP以及外部的组织库+人才库+信息库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职级体系、人才需求等情况全面掌握,进而提升人才寻访、面试、谈薪等各环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招聘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形成项目管理思维
针对招聘及时率存在的痛点问题,一方面,招聘负责人要主动思考,自己在用人部门领导面前的影响力,自己的专业度是否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从工具的角度,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HR可以利用岗位进度控制表,对招聘周期进行系统性和项目性的管控。在控制表中,需要包含岗位的基本信息、启动时间、紧急程度、进展情况等明确信息。实际上,想要实现对招聘周期进行项目制的管理,随着地产行业对IT系统的重视,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技术工具得到很好地解决。
3.标准化招聘流程
4.引入素质模型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HR招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疫情影响之下,人才招聘的竞争只可能会更加激烈。“痛”定思痛,优秀的企业、HR会主动为未来作出做谋划,以招聘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的起点,帮助企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拔得头筹。
大易人才学院公益直播系列课程,与见解独到、经验丰富的领域专家合作,将行业经验与知识构成赋能管理洞察与策略执行,为您提供针对实际问题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